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管理员登陆
今天是:
新闻中心
苏州电动自行车发展的历程和现状简述
      新兴的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经过十年的快速增长期后,渐趋平稳,逐步走向产业成熟期。金融危机使上升的势头提前受到了一定的抑制。但从市场来看,仍处于高位运行的态势。因为电动自行车得以问世并发展,顺应了当今世界两轮车发展的趋势和潮流,尤其在中国成为消费者喜爱的交通工具。
      苏州是国内电动自行车产销的热点城市,无论从产业规模和水平,还是产品的人均拥有量均居全国之前列。我们可以通过对苏州市场的观察,以了解和分析行业发展中遇到的困难、机遇和展望。
一、十年间产销并进,日趋完善。
      苏州电动自行车的生产和销售均经历了逐年快速上升到正常运行的阶段。
      电动自行车1997年正式进入苏州市场(不包括五个县),随着城市规模扩大和经济发展以及限制摩托车和燃油助动车的政策,加之环保意识的提高特别是符合中国国情等因素,1998年夏秋开始在苏州出现了月销千辆的态势,居国内之首。而后苏州的电动车销量一直处于持续增长的势头。2001年年销达万辆,2003年起销量更突破十万辆大关,2006年至2008年,每年销均超过20万辆。从2009年第一季度来看,同比略有下降,但仍处于相对高位,预计全年销量仍接近20万辆。
二、十年后发展趋缓,市场平稳。
      苏州作为一个中等城市,汽车保有量已超过70万辆,而电动自行车也已超过250万辆,仅城区就达到了120万辆以上。目前,电动车未来市场的容量一是新增,二是更新,仍将维持相当的份额,其市场销售与自行车为4∶1左右,呈相对稳定状态。
三、金融危机,面临考验。
      当业者把目光瞄向新增的消费群体、试图刺激和引导新的消费需求之际,金融危机不期而至。苏州经济发展迅猛,汇集了大批新兴企业,新增的员工成为苏州电动自行车市场的消费主力。疲软的经济形势毕竟造成一定的萎缩和迟滞,对市场产生了负面的效应。部分员工离岗或收入减少,消费需求、消费能力、消费欲望下降。对电动自行车厂家和商家来说,正面临一场新的困难和考验。
四、危中有机,积极应对。
      苏州是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较早的地区,至今已有十余年,随着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先后有近200个品牌参与了苏州市场的争夺。其间,苏州电动自行车市场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不断调整和组合,至今表现活跃的主流品牌约20余个,地产品牌如和平、奔集、立达三星、天赋、小骆驼、雅哥弟等占较大的份额与国内其他著为品牌如捷安特、富士达、依莱达、新日等,共同组成一个颇具规模的市场。
      困难与机遇同在,出路在于创新。在危机面前,企业应以新思路、新技术、新产品、新经营模式应对挑战,任何以次充好、低价促销等不当的行为,只能是饮鸩止渴,对行业的健康发展伤害极大。现在,多数企业在危机中积极采取措施,加强融通协作,取长补短,努力创新,共商行业振兴大计,共筑抵御风浪之大堤,走向新的康庄大道。
五、重拾信心,迎接挑战。
      金融海啸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将会是一场大浪淘沙般的洗礼。应该清醒地看到危机对电动自行车行业发展带来影响和冲击的同时,也促使行业加快了企业结构,产品结构、市场结构的调整步伐。
      面对困境,信心尤为重要。而信心则是建立在对市场的客观分析及合理定位之上。随着政商各界纷纷推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举措,经济形势已经隐约可见反弹之兆。电动自行车作为环保、便捷、经济的个人交通工具,是市民不可或缺且难以替代的生活必需品,在不断满足新用户的同时,也应填补早期产品的老用户的空间,他们使用的经验、眼光、需求,将使企业推出的新产品的重要参考甚至依据,忽视此点,将事倍功半。
      2009年的苏州电动自行车市场将在充满矛盾和曲折中度过。企业的对策只能是坚持创新,深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质量,改善服务,开拓商机,不断推出适销对路、价廉物美的新产品,为企业开辟一个新的局面。
发布时间:2009-8-11 点击率:1943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苏州市自行车电动车行业协会  地址:苏州市东大街284号7楼715室  电话:0512-65229360 苏ICP备10211765号